農業物聯網--溫室大棚智能化解決方案
農業物聯網一般應用是將大量的傳感器節點構成監控網絡, 通過各種傳感器采集信息, 以幫助農民及時發現問題, 并且準確地確定發生問題的位置, 這樣農業將逐漸地從以人力為中心、依賴于孤立機械的生產模式轉向以信息和軟件為中心的生產模式,從而大量使用各種自動化、智能化、遠程控制的生產設備。
農業物聯網:物聯網被世界公認為是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后的世界信息產業第三次浪潮。他是以感知為前提,實現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全面互聯的網絡。傳統農業,澆水、施肥、打藥,農民全憑經驗、靠感覺。如今,設施農業生產基地,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瓜果蔬菜該不該澆水、施肥、打藥,怎樣保持精確的濃度、溫度、濕度、光照、二氧化碳濃度,如何實行按需供給,一系列作物在不同生長周期曾被“模糊”處理的問題,都有信息化智能監控系統實時定量“精確”把關,農民已經無需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這些耗時耗力的日常操作工作中,就能種好菜、養好花。計算機程序可實現全自動管理這些原本需要人力的設備自動按照設定的程序進行運行,真正實現了物與網聯,通過網絡可以對所有設備進行管理與控制。
農業物聯網,即在大棚控制系統中,運用物聯網系統的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PH值傳感器、光傳感器、CO2傳感器等設備,檢測環境中的溫度、相對濕度、PH值、光照強度、土壤養分、CO2濃度等物理量參數,通過各種儀器儀表實時顯示并作為自動控制的參變量參與到卷簾、通風、供暖、澆水、補光等機電設備的自動控制中,保證農作物有一個良好的、適宜的生長環境。遠程控制的實現使技術人員在辦公室就能對多個大棚的環境進行監測控制。采用無線網絡來測量獲得作物生長的最佳條件,可以為溫室精準調控提供科學依據,達到增產、改善品質、調節生長周期、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伴隨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設施農業已經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希望通過改變植物生長的自然環境,創造適合植物最佳的生長條件。我公司基于MODBUS總線的數據采集技術和基于Internet的遠程數據傳輸技術實現的溫室大棚智能化解決方案已受到客戶的廣泛接受,滿足客戶在遠離溫室現場的異地,通過網絡進行溫室設施的溫、濕度等環境數據的采集讀;也可以變更數據采集設備的一些工作參數,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用戶。
通過目前的高速光纖網絡建造一個現代化農業用溫室大棚環境監控系統,主要的設計任務:
(1)棚內控制系統中涉及的在線采集分析儀表,本系統可自動監測調節農作物環境的溫濕度、O2濃度、光照以及CO2濃度等參數。
(2)實現棚內自動化設備的遠程控制,如通風、卷簾升降、滴灌控制、燈光控制等。
(3)控制系統的組網設計。采用光纖和光電轉換技術將分部多點的大棚組成可靠的光纖通訊網絡,實現遠程設備的操作和相關數據的報警提示等。
(4)實現蔬菜大棚的集中控制。HMI輸出幫助種植者做全面細致的數據分析,將數據通過網絡和相關的通訊協議傳遞給上位數據存儲和顯示區域,實現遠程的數據采集。
------------------------------------------------------------
文字方案百度網盤下載鏈接:http://pan.baidu.com/s/1qWE1dec
- 上一篇:污水處理自動化技術發展迎機遇 2015/1/26 9:51:23
- 下一篇:貴州有機(類)肥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貴陽成立 2014/12/31 9:26:59